找到相关内容7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“千手千眼大悲变相”的比较研究

    题材之一。千手观音像及有关的变相,盛唐时期就出现在四川石窟中,例如安岳卧佛院第 45 号龛。中晚唐、五代,这种题材造像相当流行,例如:安岳千佛寨、圆觉洞、庵堂寺,大足北山佛湾、观音坡,资中北岩(重龙山...的正下方,规模、构图内容、主像形象造均相同于第 83 号龛,只是观音的部众被分布在龛左右壁上相互隔开的云朵中。资中重龙山(又称名北岩)第 113 号窟系晚唐建造的大悲变相窟。 该窟为矩形单口窟, 高...

    胡文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1052271.html
  • 黔南会灯录(1)

    天晴放火山头黑。下雨寻牛两脚泥。  上堂。洪炉冶鞴好添煤。钝铁顽铜运得来。铸就金钟三尺口。龙山一撞响如雷。且如龙山寺未撞钟时。栖贤寺里。三五百人。还有闻钟者么。良久云。箸头碗底分明道。只恐人聋不解闻。...

    清 如纯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052492.html
  • 论《上生经》之流传与兜率信仰之兴废

    浮夸不实之风气,绝口不言禅道,仅弘律仪,倡导戒行,以为职事。于康熙二十四年示寂,世寿七十五。撰有《兜率龟镜集》弘扬弥勒信仰的种种事迹。清黔阳县蟠龙山宗信法师(1638—1707),黔阳石一里(今...

    心照不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452502.html
  • 僧宝正续传(2)

    惜哉。然草堂初出龙山。迁白云。遭世多艰。未有成绩。及晚居泐潭。道大盛而去世。遂振宗风于天下。则晦堂弘道之嘱验矣。月庵出世。逾三十年。八迁巨刹。未尝一日退居。捶拂之下。围绕常数千指。则开福麈尾之授。何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152822.html
  • 法源寺志(2)

    无款五马图横披一轴  苍崖和尚山水直条一轴  静山绘山水直条一轴  高其佩书画扇面一轴  周少白竹石条一轴  无款墨龙山水小条一轴  刘云峰山水册页一本  朱氏姊妹合璧牡丹卷子  卷首署丁巳中秋前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5952867.html
  • 洞山大师语录序

    深山无人。因何有菜。随流莫有道人居否。乃共议拨草。溪行五七里间。忽见羸形异貌人。乃龙山和尚是也(亦云隐山)放下行李问讯。山曰。此山无路。阇黎从何处来。师曰。无路且置。和尚从何而入。山曰。我不从云水来。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3953564.html
  • 洞山录(1)

    !”百岩云:“岂不出入?”师云:“太尊贵生。”百岩乃开粥同共过夏。  二十四、师与密师伯到龙山问讯,老僧云:“此山无路,阇黎从何处来?”师云:“无路且置,和尚从何而入?”老僧云:“我不从云水来?”师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4653570.html
  • 洞山录(3)

    轻慢。隆庆禅师斯之谓也。老僧与知事首座大众。同增驸庆。”乃喝一喝云:“虎溪宗派龙山子孙。吉州隆庆大启禅门。古人所谓従门入者不是家珍。”蓦拈起拄杖云:“为是家珍为是外物?大众。却请隆庆禅师决断。”掷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4853572.html
  • 无限的慈悲——观世音菩萨

     在中国浙江省定海县,舟山群岛之一的普陀山。岛呈狭长形,岛内崎岖,由南至北,有锦屏山,光游峰,伏龙山,雪浪山,青鼓山等,其中最高是岛北的白华顶,又名佛顶山。岛之东南有一小岛,名洛迦山,合称为普陀洛迦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3853905.html
  • 禅悦和禅风

    住处甚危险。”师曰:“太守危险尤甚。”白曰:“弟子位镇江山,何险之有?”师曰:“薪火相交,识性不停,得非险乎?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二)   (2)(潭州)龙山和尚——洞山(良价)与密师伯(神山僧密)经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3953906.html